迪士尼業績連續3年見紅 上年度虧蝕3.45億
發布時間: 2018/02/20 16:00
最後更新: 2018/02/20 21:25
香港迪士尼業績連續第3年「見紅」。香港迪士尼樂園今(20日)公布2017年度業績,全年錄得51億元收入,為歷年第二高,但受新設施及新酒店營運開支影響,香港迪士尼樂園仍連續第3年出現虧損,淨虧損更較前一年度上升約1倍,由虧損1.71億元擴大至虧損3.45億元;而迪士尼整體入場人次則由前一年度的610萬人次增至620萬,按年微升3%。
香港迪士尼樂園行政總裁劉永基指出,隨著去年新開的「鐵甲奇俠飛行之旅」遊樂設施、以及全新的酒店「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」投入服務,令經營成本上升、折舊增加,導致淨虧損上升,但他指出,MARVEL系列吸引力大,入園的高消費國際旅客亦上升,其中南韓旅客按年增加53%、日本旅客亦增加逾20%,農曆新年期間樂園3間酒店差不多爆滿,因此對樂園前景非常有信心,最重要是整體收入增加。
劉永基又指出,本港去年數次懸掛8號風球,令樂園需要停止營運,對入場人數有一定影響;但數據顯示,上月初睡公主城堡停放煙花後,對入園客量未見有影響,最新數據更顯示入園者平均在園內停留逾7小時,顯示停放煙花後他們推出的不同晚間活動,能成功留客。
劉永基期望,今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及高鐵,可吸引來自大灣區的旅客,但目前難以估計有多少增長率;園方會與港府研究如何提供更便捷的方式,讓旅客可一站式入園遊玩,包括增加車隊、以及與跨境巴合作,令旅客在港珠澳大橋或高鐵站下車後,可直接到樂園。
對於樂園第3間酒店「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」投入服務,劉永基表示,酒店房間大增了75%,令旅客選擇增加,尤其在旅遊旺季,當較平的「迪士尼好萊塢酒店」爆滿時,旅客加少少錢便可升級至「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」,此外,他們亦會推出連續住第二晚優惠,加長旅客在樂園的時間,消費因而會增加。他又透露,樂園正研發酒店網上預先辦理入住手續系統,料今年內推出,可縮短等候時間。
迪士尼樂園公布的業績顯示,2017年度(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)收入達51億港元,按年上升8%,更屬歷來第二高,在扣除利息﹑稅項﹑折舊及攤銷前盈利亦達9.14億港元,較去年大增28%,增幅亦為過去5年最高。惟樂園表示,受本港旅遊業放緩打擊、新項目折舊和營運開支,以及擴建項目折舊等因素影響,去年業績持續倒退,淨虧損擴大至3.45億元,較去年的1.71億元多約一倍,也是連續第3年蝕錢。
香港迪士尼樂園2017年度業績表現 | |
整體入場人次 | 620萬(本地客41%、內地客34%、國際客25%) |
樂園賓客人均消費 | 升4%(連續8年創新高) |
酒店入住率 | 近70% |
業務收入 | 51億港元(+8%、歷來第二高) |
未計利息、稅項、折舊及攤銷前利益 | 9.14億港元(+28%、增幅為過去5年最高) |
淨虧損 | 3.45億港元 |
樂園指出,在2017年度迪士尼國際旅客入場人次佔樂園整體人次25%,國際市場方面,樂園去年主攻的南韓﹑日本﹑印尼及菲律賓等地的賓客人次均錄得強勁的雙位數字增長﹔至於本地旅客方面則佔整體41%,內地客佔34%。
財政年度* | 入場人次 | 純利/淨虧損(億元) |
2017 | 620萬 | -3.45 |
2016 | 610萬 | -1.71 |
2015 | 680萬 | -1.48 |
2014 | 750萬 | 3.32 |
2013 | 740萬 | 2.42 |
2012 | 670萬 | 1.09 |
2011 | 590萬 | -2.37 |
2010 | 520萬 | -7.18 |
2009 | 460萬 | -13.15 |
2008 | 450萬 | -15.74 |
2007 | 420至430萬 | 無公布 |
2006 | 520萬 | 無公布 |
*由每年10月至翌年9月 |
資料來源:綜合香港迪士尼樂園
迪士尼第三間酒店「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」於去年4月30日開幕後,令迪士尼度假區3間酒店房間總數,大增75%至1,750間,至於樂園全年整體酒店入住率則約7成。
【延伸閱讀】迪士尼新酒店4大庭園700種植物 入住玩盡另兩酒店設施【有片】
另外,樂園去年推出首個Marvel為主題的遊樂設施「鐵甲奇俠飛行之旅」﹔萬聖節亦錄得22場企業包場活動,高達2.5萬人參加,相關業務收入較去年上升26%,整體MICE(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)業務錄得強勁雙位數收入增長,有關業務將擴展至亞洲其他地方。
樂園表示,對市場前景有信心,今年3月下旬將推出名為「加利布尼市集」﹑首個以非洲為主題的項目,6月亦會推出以Pixar動畫為主題的夏日活動「大街水花派對」。
香港迪士尼樂園開業12年,於2012年首度轉虧為盈,獲純利1.09億元,及後2年純利持續增長。惟好景不常,2015年樂園業務收入達歷來第二高的51.14億元,卻轉盈為虧,蝕1.48億元,連續3年仍未能轉虧為盈。